2)第1282章 【1281】陪葬女种田记9(5000)_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法种,要不然能省她多少事儿啊?

  红薯收获后,她种上了丝瓜,成熟的丝瓜没办法吃,她就拿到外面晒干,剥掉外皮,磕出来里面的种子,用里面的丝来刷锅刷碗,这比后世那么多种类的洗碗材料都要好用。

  因为空间的植物是不成熟收获不了,所以想吃嫩丝瓜,还得自己在外面种才行。

  丝瓜的需求量不高,只种了两块地,余下的地里照旧种上栗子、榛子,这两种都属于干果类的,而且在古代也很常见,即使她用锅炒了,长期当零食吃,也不会有人质疑什么。

  不过这两种树她迄今为止还没在山里见过,回头问问天天跑山林子的卫家父子。

  买回来的布料她已经洗干净,也晒干了,急需一床棉被的她,将之前攒的棉花拿出来,去掉里面的棉花籽,然后一层一层的铺在剪好尺寸的被面上,这个工作不好做,不仅要保证厚薄,还要让它们中间不存在空隙,折腾两个多时辰,脖子都酸了,总算勉强将一床被子做好了,末了还得用针线缝制固定好棉花的位置,不让它跑毛。

  因为这层被面外面还要套一层被罩,所以用的布料很一般,可以说是最次的棉质布。

  她做的是150×200的,一个人盖的话,足够宽也足够长,强迫症让她用了三个多时辰,将棉花变成了棉花被,还套上了晕染不均的绣花被罩,被罩是现代人的使用方法,古代人都是用缎子面,不过她没钱,也觉得直接将棉布盖在身上容易脏不说,拆洗什么的也不方便,还是被罩拆洗方便一些,所以她宁愿麻烦一点儿,也不想用古代的方法做被褥。

  至于这褥子嘛,她打算回头用稻草和麦秸秆编制个床垫子,山里面的麻挺多的,割回来泡在河里,拿回家敲打便蓬松,拿着竹针进行穿刺缝制到稻草和麦秸秆做的,捆扎结实的床垫子上,然后再在上面铺上一层用棉花做的薄褥子就行了,这样做出来的被褥,透气性极好,就是拖出去晾晒的时候,会比较沉。

  夏商时期,古人多用皮毛拼制在一起取暖,先秦的时候出现了衾和裯,织布是葛、麻等植物纤维粗纺而成,后来才慢慢开始在内里填充芦花、柳絮、茅草、木棉等材料,粗糙的布衾盖在身上没有真丝的丝衾舒服,所以唐朝诗人杜甫就写下了:“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的诗句。

  其实棉花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在我国引进种植了,却一直和其他观赏花一样,是用来观看的。

  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强制推广棉花的种植,一改丝绸、麻布为主的纺织行业,只是能用得起棉花被的依旧是达官贵人,普通老百姓还要‘深秋采芦花,装入布被中’,到清朝的时候,棉花被才在民间流行,成为市井家庭的重要财产之一,而棉花被成

  请收藏:https://m.ybia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