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三章: 啊!海军(一)_东北虎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米炮,每艘报价1亿大洋,这个就太贵了。

  海军实在是太贵了,以前还想着俾斯麦、大和什么的,向沈鸿烈一问价,每艘至少三亿大洋,详细了解之后,张学良才了解到这个年代船舶的制造价格都是很高的,一艘普通的万吨货船都要两百万美元也就是大概400万大洋,一艘万吨级的重巡洋舰估计造价在3000万日元左右,美国、日本报价6000万左右有不少的虚高。这个年代,机械产品的价格还是比较高的,蒋介石后来购买一门博福斯山炮都是一万多美金,那么口径更大身管更长威力更猛的203毫米甚至283毫米的舰炮价格就更不得了了,动力装置也是吃钱的大户,军舰使用的都是各国最先进蒸汽轮机,后来苏联造苏联级战列舰没有合适的动力装置向英国人购买,每台英国人报价70万美金。一艘重巡洋舰造价3000万,按照当前与后世的汇率大概是30亿,对于动辄几十亿一艘的驱护舰也不算贵了。

  “成章兄,你看哪一种方案最好?你们海军总局是怎么想的?”张学良以前虽然是个军迷,是bb党,但毕竟只是电脑前面纸上谈兵,让他说说那种战列舰火力最猛,防御最强,他可以说的头头是道,但是具体对这个时代的军舰的建造和使用发表什么看法那就抓瞎了。

  沈鸿烈一直在关注着张学良的表情,见高昂的造价没有吓到,还问自己的看法,不觉有戏,如果说这个年代中国最憋屈的军人那无疑非海军莫属了,海军建设不易,耗费大,几百万砸下去可能连个响都听不见,在这个军阀混战的年代,陆军占块地盘还能收收税养点人,可是海军到哪占地盘去,所以只能仰他人之鼻息。在几次南北纷争中,海军一会儿投革命党,一会儿投袁大总统,一会儿归属皖系中央,一会转投中山先生,倒也并不完全是海军将士朝三暮四,相当部分原因在于谁能解决海军的军饷。“总司令,这日本、美国的方案都差不多,基本上就是标准的条约型重巡洋舰,性能先进,火力猛速度快,装甲防御也不错,要是能买回来当然很好。德国人的方案太贵就不说他了,我们海军总局最看好英国人的方案,火力猛,价格最低,就是吃水浅适航性不好,不过我们东北海军基本都在近海作战,这恰恰是最适合我们的。”

  中国无疑是需要发展强大的海军的,但是在面对日本人威胁的情况下要花费多大精力呢?会不会像日后的中央海军一样花重金买回来的战舰没有消灭日本人却只能自沉在长江里,还被日本人捞起来反过头来打中国人。“成章兄,事关重大,我要好好考虑考虑,你跟各国保持联系,等我消息。”沈鸿烈也知道这么大一笔钱不是一时半会能

  请收藏:https://m.ybia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